首頁 > 綜合 > 正文

東湖評論:研學游背后的研學憂

2023-08-28 18:48:54來源:荊楚網(wǎng) ?(湖北日報網(wǎng))  


(資料圖)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古今中外備受推崇的教育模式。在世界廣泛交往的現(xiàn)代社會,人民對理想教育的美好向往有了現(xiàn)實基礎,研學游因此走入尋常百姓家。顧名思義,研學游是以研學為目的的旅行,其定義在《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中得以明確,即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作為官方認可的文旅融合新業(yè)態(tài),研學游被市場和家長予以厚望:家長期待以此增長孩子的學識見識,市場期待以此獲得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然而,理想中的雙贏實際來之不易,實踐中的新問題引人憂慮。

最直接的,是“假研學真生意”的行業(yè)規(guī)范之憂。研學游火熱的背后實則亂象叢生:名校訪學實為校門打卡拍照,學霸交流實為拼團演講,5天2萬不包車費……“游”“學”割裂、設計粗糙、安全隱患、價格虛高等等問題層出不窮。打造受益匪淺的研學游產(chǎn)品,絕非頭腦一熱就能一蹴而就的,而要經(jīng)過扎實的前期調(diào)研、長期的過程設計,培養(yǎng)專業(yè)的導學人才,針對消費者的受眾反饋,配合市場監(jiān)管部門的引導監(jiān)督,反復打磨,精益求精。此所謂生產(chǎn)決定消費,必須從供給源頭滿足人民群眾的游學需求。

最現(xiàn)實的,是“患寡又患不均”的游學普及之憂。有學校組織學生出境研學,5天收費5980元;有學校一年研學4次,寒暑假、春秋游一個不落,每年收費兩三萬致“很多家長都快崩潰了”。昂貴的游學費用令很多普通人家望而卻步,通向教育多元化之路還未到邊到底。此外,我國教育發(fā)展尚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情況,如何讓教育資源相對缺乏的區(qū)域切實享受到雙減政策的惠及,讓無奈的“小鎮(zhèn)做題家”放下筆,走出門,仍然是個問題。除了加大政策支持引導,督促市場提供物美價廉的研學游產(chǎn)品外,或許還需要發(fā)揮社會力量,引入社會公益和志愿服務,如將大學生假期志愿實踐與中小學假期研學游相結合,凸顯教育的公益性質(zhì),以社會合力推動游學普及。

最深層的,是“以旅游代教育”的本末倒置之憂。有學校把研學游設置在正常上課時間,長此以往,值得商榷。對于研學游來說,旅游是載體,教育是目的。因此研學游應圍繞教學目的這一中心,而非一味順應旅游邏輯,從而保證是寓教于樂,而非玩物喪志。實際上,旅游本身也只是眾多教育形式的一種,對于樂于學習、善于學習的人來說,教育不局限于旅游,生活處處皆學問,既在遠方,也在足下。研學游是為我們打開教育之門的鑰匙,它最終通往的是自主學習、知行合一的教育理想。當人們帶著對自然萬物的未知游歷山川觀星賞月,攜著對王朝興替的興趣自主探索歷史古跡,懷著崇高敬意自發(fā)瞻仰革命遺址,研學游的使命已然達成。

稿源:荊楚網(wǎng)(湖北日報網(wǎng))

作者:孫溪(武漢市漢陽區(qū))

責編:王舒嫻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