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yè) > 正文

李白愛上銅陵的理由

2023-08-12 09:26:07來源:銅陵新聞網(wǎng)  

李白生性豪放灑脫、傲岸不羈,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ń袼拇ń停┣嗌忇l(xiāng),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游,遍覽祖國名山大川,再也沒有回過故鄉(xiāng),也很少見他在文字中提及故鄉(xiāng)。但在他的詩中如《與南陵常贊府游五松山》《銅官山醉后絕句》《答杜秀才五松見贈》《宿五松山下荀媼家》《贈劉都使》《秋浦歌》卻多次提到銅官山、五松山。不僅如此,天寶元年夏,李白還安家于寨山北麓,攜妻子在此安居。1986年編印的《安徽省銅陵縣地名錄》載:“寨山,朱村鄉(xiāng)龍云村境內(nèi),海拔374.6米”,即指寨山位于今銅陵天門鎮(zhèn)境內(nèi)。銅陵幾乎成了他人生的最后驛站,足見他鐘愛銅陵這塊土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李白愛上銅陵,也許源于銅陵山水形勝

銅陵的自然環(huán)境得天獨厚,自具特色。這里山巒俊秀,林木茂密。五松山腳下的天井湖,湖湖相連,湖中有島,湖邊山巒環(huán)繞。青通河、順安河、新橋河,每一條河流都如長卷舒展。和悅洲、老洲、平安洲、胥壩洲,每一塊江中陸地都是一片天然大園林。彈丸之地,大自然把神奇秀麗的景象全都匯聚其中,自然會讓李白魂牽夢縈。

據(jù)考證說,李白游歷安徽大約五次,至少到過銅陵三次?!独钐兹分猩婕案柙併~陵山水人事的詩歌至少有13首,縈繞五松山的詩題與詩句的不下10余篇。李白盛贊五松山“五松何清幽,勝境美沃州。蕭颯鳴洞壑,終年風雨秋。”他不僅在這里“置酒窮躋攀”,還親自給五松山命名:“征古絕遺老,因名五松山”。詩仙首次來游,便在五松山上筑室讀書,寓居游憩,稱為五松書堂。宋代大詩人蘇軾、黃庭堅追尋詩仙足跡,游歷五松,也在山上建亭游憩酬唱,是為蘇黃吟詩亭。后代墨客名流,也紛紛慕名而來,拜謁太白祠堂,賦詩抒懷紀勝。五松書堂屢毀屢建,宋代改建,易名李太白祠堂;明代重修,改稱太白書堂。 可惜的是五松山和太白書堂都沒有好好保存下來。

李白愛上銅陵,也許還源于銅陵民風淳樸

銅陵地處吳頭楚尾,位于長江之畔,氣候宜農(nóng)宜林,物產(chǎn)豐饒,素有“古銅都之稱”。銅的采冶始于商周,盛于唐宋。銅陵自古就是較為富庶之地,老百姓的日子較為安逸。表現(xiàn)在民風上就是:民眾懂禮節(jié)、知榮辱,少訴訟。

即使百姓在遇到天災人禍,身陷貧苦之中,也能周濟他人。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媼家》有這樣的詩句,“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農(nóng)家秋來的勞作更加繁忙,盡管荀家家境貧寒,荀家老夫人仍然給李白送來一盤雕胡飯。這讓李白感動不已。

李白的高光時刻是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玄宗對他的才氣大為贊賞,宣他入京,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但是好景不長,遭讒謗而被玄宗疏離,天寶三年(公元744年),便被皇帝“賜金放還”。他滯留銅陵,大多是在他折戟之后,銅陵的風土人情很適合他療傷。

李白愛上銅陵,也許還源于他酷愛修道煉丹

李白一生與道教有著極深的淵源,他在《感興其一》中寫過這樣的詩句:“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無論是在蜀中還是在“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漫游途中,他都樂于游名山探仙道,并結識了不少有名望的道士,如司馬承禎、吳筠、元丹丘、胡紫陽等。

事實上,李白既是詩人,也是一位道教徒,曾兩次被授予道箓,這在道教徒中是很罕見的。第一次是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在齊郡歷城(今濟南)紫極宮請道士高如貴授道箓,后又到安陵(今河北景縣東),請道士蓋寰為他書寫真箓。李白雖然對道教的理論沒有深奧的闡發(fā),也稱不上一個嚴格遵守道教戒律的道徒,但他非常重視成仙的實踐,曾經(jīng)長期從事修行、煉丹、服藥活動。郭沫若說李白:“在出蜀后,更醉心于求仙訪道,采丹煉藥?!?/p>

他在游覽大好河山時,且歌且行間,是否也在求仙問藥?而在古代,煉丹與冶銅不無關系,西漢末東漢初的煉丹名著《三十六水法》中記載了很多冶銅的方法,比如從礬石水中提煉出銅。宋代的冶銅也是煉丹術的副產(chǎn)業(yè)之一。喜歡煉丹的李白在銅陵流連,很大幾率也與修道煉丹有關。

李白素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理想,他一心要“學成文武藝,貨于帝王家”,但他激昂的政治熱情,一再受到現(xiàn)實的沖撞。而銅陵這塊土地,有云松可覽,有輕舟可浮,有美酒盈樽,有人情牽腸,又有丹砂可煉,是一個能讓詩人“與爾同銷萬古愁”的地方。所以他才會在《銅官山醉后絕句》中大聲吟唱“我愛銅官樂,千年未擬還”。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