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華社客戶端“全民拍”欄目播發(fā)題為《天天鑒寶App:看廣告都想買,收貨都想退》的網(wǎng)友線索,報道了消費者閆先生在天天鑒寶App購買的珍珠質量與大小均與直播中實物不符的遭遇,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調查。
家住福建的閆先生平日喜愛收藏玉,常在天天鑒寶App中購買玉制品。“正因為我在這個平臺買玉時沒有發(fā)生過糾紛,才選擇在這里花一萬多元購買了60個現(xiàn)場開蚌的珍珠。”閆先生對記者說。
↑閆先生提供的購物平臺直播間畫面截圖。
據(jù)閆先生講,今年2月22日,他在天天鑒寶App“源頭直購”欄目中看到一家名為“珍珠現(xiàn)場開蚌與成品加工”的商鋪進行直播開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以競價的方式購買了2顆珍珠。
↑閆先生提供的購物平臺直播間畫面截圖。
“競價購買一般是賣家0元起拍,我參與的這一次競價每次加價111元,最終我花了555元才買下這2顆珍珠,在直播看到那2顆珍珠的色澤和形狀特別棒。”閆先生說,賣家說他是新人,給他發(fā)了一個“福利單”,他用一口價的方法買了2套價值3333元、1套5200元以及1套1500元的珍珠訂單。“我又特意花980元買了一個‘定制單’,把所有拍下的珍珠做成項鏈和手串。”
本以為能收到“現(xiàn)場開蚌”的上乘珍珠,收貨后閆先生卻傻了眼:“3月6日我收到貨時發(fā)現(xiàn),所有的珍珠不論是大小還是色澤,與直播中看到賣給我的珍珠完全不一樣。”閆先生說,賣家的反饋是“珍珠開蚌時表面會有胎膜覆蓋,所以收貨的實物與剛開蚌時會有所不同,是正?,F(xiàn)象”。
“這怎么可能?”閆先生無奈地說,“即便胎膜造成了色差,可我收到的珍珠不僅變小了,表面還坑坑洼洼的,一看就是被調了包!”
按照閆先生的描述,記者使用天天鑒寶App找到相關店鋪,正巧趕上店家進行“帝王金珠”的開蚌競價,起價為0元,每手加價199元,最終以796元的價格被他人購得。在開蚌時,記者發(fā)現(xiàn)直播鏡頭并沒有拍攝到拿取珍珠的最后過程,只看到了一顆呈金黃色的圓形珍珠被店家拿在手上。
“雖說是現(xiàn)場開蚌,但開出來的珍珠和他手上的珍珠真的是一個嗎?”閆先生說,“直播過程還有很多人在留言區(qū)‘帶節(jié)奏’,競價也很快,我真的懷疑這里面有托。”
閆先生說,他收貨當天就在App上聯(lián)系客服要求售后維權,購物平臺受理后表示將盡快進行調查并及時處理。然而超過一周時間過去了,閆先生收到的反饋仍是正在調查,最終處理結果還沒有方案。
3月14日下午,賣家聯(lián)系到閆先生,表示閆先生如果能刪掉相關差評,賣家愿意退貨退款。閆先生表示,希望自己的遭遇能夠提醒更多消費者,避免落入消費陷阱。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在天天鑒寶App的“寶友社區(qū)”欄目,有不少消費者留言反映與閆先生相似的遭遇。
網(wǎng)友“瑞秋羋多多”表示:“直播間都是賣家自己的人,開拍后會快速提高價格,然后只要你出手,立刻就沒人加價。”
網(wǎng)友“寶友扎克”說:“開蚌直播間只有兩類人,托和受害者。”他表示,競拍過程中出價的人和成交的人總是那么幾個熟悉的ID,而他4000多元拍了6顆珍珠,收到的貨要么坑坑洼洼,要么不圓潤,估計價值都不足400元。
對此,安徽徽商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王晶晶表示,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購物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但不管直播也好、網(wǎng)店也好,網(wǎng)購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無法看到實物,消費者購買到的物品有可能“所見非所得”。
“建議消費者網(wǎng)購時一定要注意保存好各種交易記錄。”王晶晶說,“這是消費維權的重要證據(jù),同時也需要保留好網(wǎng)購過程中與賣家的聊天記錄等溝通過程,盡量將自己所購產(chǎn)品的品牌、單價、數(shù)量、重量、發(fā)貨日期、質量標準等要求表達清楚,一旦商家未按承諾供貨,很容易拿出證明商家違約的證據(jù)。”
王晶晶表示,網(wǎng)絡交易不是法外之地,消費者因網(wǎng)絡交易發(fā)生爭議的,可以向經(jīng)營者所在地工商部門投訴,也可以向第三方交易平臺所在地工商部門投訴,要懂得使用法律賦予的權利維護自身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網(wǎng)購商品可享七天無理由退貨,如遇到商家虛假宣傳、欺詐還可要求商家‘退一賠三’。網(wǎng)購發(fā)生爭議后,建議消費者首先與商家、平臺進行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可以運用法律手段維權。”王晶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