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wǎng)站導航
觀察家網(wǎng) 綜合 >

中小學校名動輒20字 非著名學校為何掛靠名校甘愿成分校?

中國青年報 | 2020-11-27 09:12:36

問一位同事,孩子在哪所小學讀書。她愣了一愣,然后告訴我:××外國語學校河西初級中學第一附屬小學。

掐指一數(shù),全稱19個字,簡稱也得7個字。難怪,她要遲疑那么幾秒。我的糾結癥突然發(fā)作:如果考卷上要寫全學校名稱,孩子要耽誤多長時間?孩子能記得或者寫全他學校的校名嗎?

高校的校名變更,一直被社會密切關注。這些年,??粕駷楸究?,學院更名為大學,煞是熱鬧,七八個字的校名,不斷變出花樣。據(jù)說,極大滿足了學生及家長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不過,似乎沒有什么權威信息可以表明,學院比職業(yè)技術學院高明,大學比學院高明,而社會達成的廣泛共識是:大學之大,校名要大。

大學校名不斷做大,中小學的更名近來也當仁不讓。中小學改名,顯然不可能向上升格,小學改中學,中學改學院,但是,自己不能做大做強,可以掛靠本地業(yè)已做大做強的知名學校,共享名校榮光。電視上的教育類新聞節(jié)目,留心那些學?;蚶蠋煹纳矸葑帜?,常常是超長配置,有的還用括號注明別稱。理解校方的苦衷:不能不提某某分校,否則怎么顯示辦學層級?只說某某分校又有問題,分?;蛴泻芏?,還是要說出學校本來的名字。

所以,有了“××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分校×××學校小學部”的校牌。

所以,有了“××師范大學附屬××初級中學××街分校××路校區(qū)”的校名。

所以,有了“××市××區(qū)××開發(fā)區(qū)學校小學部(××小學分校)”的提法。

名校辦分校,已有“跨區(qū)作業(yè)”:××市A(縣)B(縣)實驗初級中學(A縣中學實驗初中南校區(qū))。B縣,乃××市之外的教育強縣。

如有興趣,可以接龍下去。20字的校名,肯定不是最高紀錄。同一區(qū)域,一些學校取名據(jù)說已經(jīng)陷入僵局,公辦叫“××外國語學校河西分校”,民辦的只好退求其次,叫“××河西外國語學校”——有個“外國語”,感覺不一樣。

非著名學校為什么要掛靠名校,甘愿成為分校?名校為什么愿意下掛一堆分校甚至分校的分校的牌子?業(yè)內人士指出,這是用腳趾頭也能想通的問題,這是一場四方合謀的文字游戲:學校、教育主管部門、房地產(chǎn)商或房產(chǎn)中介、家長(學生),排名難分先后。結果呢?當然不只是游戲,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家長(學生)感到很大安慰;學區(qū)房銷售得到有效拉動;辦學層次,改改校名,似乎自動提升,分校及主管部門與有榮焉;名校退休教師和退二線(含退休)領導,可以到掛牌分校兼職,名利雙收,更是意外之喜。不過,因為掛靠名校,學區(qū)房升值,后屆學生家長暫時要多付出一點房款,那是必須的。

某地新建一所小學,教育部門承諾積極推動優(yōu)質教育資源覆蓋,確定學校為“××外國語小學××校區(qū)”,同時引進××教育學院的高校資源,為學校提供課題研究、教學改革、師資培訓、學術交流等方面的支持。業(yè)主聞訊,連夜冒雨維權,因為他們一直期待的是××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分校的校名,而不是××教育學院附屬小學分校的校名。事實上,××教育學院的小學教育乃是王牌專業(yè),而業(yè)主們不知情、不認可,主管部門只得含“累”放棄。

中小學的校名何以那么長?背后也許是名利的合謀與共贏。有人感到痛心惋惜:名校辦分校,分校再辦分校,又有校區(qū),某個名校集團旗下有近30所分校;分校的“碗里”到底能有多少名校的“湯料”?老百姓最后也許沒有真正獲得優(yōu)質教育資源,只是虛榮心的虛幻滿足。我倒不這么覺得,那些學校不掛名校的分校,優(yōu)質教育資源就能自然“空降”嗎?可能更不受待見,更缺乏發(fā)展信心。掛出名校的牌牌,至少本屆學區(qū)房可以獲得一定升值空間,東方不亮西方亮也。

現(xiàn)在,“房住不炒”的警報不時拉響,中小學的校名不斷前綴名校的牌子,這算什么操作?不是在推波助“炒”嗎?

我還是更關心校名變長之后的那些小問題:其一,名校的老師,有多少能說清楚他們辦了哪些分校?且不談和分校老師一同備課一同活動;其二,分校的孩子,有幾個能準確說清楚自己的學校名稱?其三,現(xiàn)在學校很重視對外交流,20多字,有的還加注括號,這復雜的校名該怎么翻譯,才能讓地球人一聽就明白? (周云龍)

  • 標簽:中小學校名,掛靠名校

相關推薦

媒體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