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wǎng)站導航
觀察家網(wǎng) 國內(nèi) >

廣州70年來7月首次無臺風生成 后汛期降水偏少

信息時報 | 2020-07-29 09:22:35

7月27日,廣州市應急管理局組織市氣象局、廣東省水文局廣州水文分局和國家海洋局南海預報中心在廣州市氣象局召開后汛期氣象水文會商分析會。據(jù)預測,預計廣州2020年后汛期降水偏少(較常年偏少1-2成);氣溫偏高,高溫熱害較常年偏重,平均高溫天數(shù)為25-30天,較常年偏多10-15天;8-9月影響臺風個數(shù)略偏多,可能有2-3個,其中至少有1個強度較強,各月分布:8月1-2個,9月1個。受臺風擦過或登陸影響,珠江口可能出現(xiàn)1-2次臺風風暴潮過程,其中0-1次嚴重臺風風暴潮過程,或?qū)V州市沿岸造成影響。

1月1日至7月27日,全市累計降雨量為1268.1毫米,較常年同期(1303.2毫米)偏少2.7%其中“龍舟水”期間(5月21-6月20日)全市平均降雨量為643.7毫米,比常年同期(350.2毫米)偏多83.8%,排名歷史同期第4。

6月上旬末,受強降雨、上游洪水及天文大潮的共同影響,珠江口多個潮位站點出現(xiàn)今年上半年的最高潮位,多個站點超警;截至27日08時,廣州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為4.16億立方,比4月1日偏多23%,比去年同期偏少19%,目前各水庫均在汛限水位下運行。

今年以來高溫具有“持續(xù)時間長,天數(shù)多”的特征。7月6日至今高溫預警信號持續(xù)時間歷史排名第1長。今年以來(截至7月26日)全市平均高溫日數(shù)19.4天,較常年同期偏多12.7天,為歷史同期第4多。

今年7月由于西太副高異常偏強偏西偏大,反氣旋環(huán)流控制了西太平洋和南海大部分區(qū)域,抑制了臺風發(fā)展,造成目前西北太平洋及南海臺風生成個數(shù)偏少(僅2個,較常年偏少2.1個),使今年7月可能成為歷史上首個無臺風生成的7月。根據(jù)歷史資料統(tǒng)計,1949-2019年每年7月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均有臺風生成,最多的年份有8個。不過影響南海的臺風個數(shù)屬正常,登陸廣東臺風個數(shù)也正常但強度偏弱。2002號臺風“鸚鵡”(熱帶風暴級)于6月14日8時50分前后在廣東陽江海陵島登陸,臺風對廣州市附近海域的海洋災害影響較輕。

去年秋季發(fā)展起來的弱中部型厄爾尼諾事件已于4月結束,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已轉入中性偏冷狀態(tài),部分模式預報夏末可能進入拉尼娜狀態(tài)。目前臺風源地中心(南海中部、菲律賓以東洋面以及關島附近洋面)海溫偏高,有利于后期臺風的生成發(fā)展。

  • 標簽:廣州,7月,臺風

媒體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