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福建人”,“額頭上的‘華為妝’是認真的嗎”……近日,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預告片甫一發(fā)布,瞬間登上熱搜,相關話題閱讀量高達數十億。雖然熱議之中不乏質疑、調侃之聲,但毫無疑問這支預告片還是賺足了眼球。
一個片花為何能有如此熱度?不僅在于“好萊塢大制作”的噱頭,更為重要的是,勾起了國人深厚的文化情結。在中華文化中,“花木蘭”一直是“巾幗不讓須眉”的象征。而對于這個美麗、勇敢的東方女性,好萊塢一直情有獨鐘。早在上世紀末,迪斯尼就推出動畫電影《花木蘭》,塑造出的“東方公主”深受西方人歡迎。近些年來,熊貓、悟空等中國元素、傳統(tǒng)故事更是頻頻被國外影視公司搬上熒幕。在先進技術和大手筆投入的輔助下,這些作品獲得了可觀收益,更掀起了一次次“國潮”。這無疑從側面印證,中華文化越來越受世界人民接受和喜愛,中國故事亦是國際敘事的生動素材。
但在一波波東方文化熱中,國人的心緒也有些許復雜。很多作品雖說看著美矣,但一些細節(jié)上的偏差總讓人覺得怪怪的——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有著一對綠眼珠,生活在南北朝的木蘭能打太極、坐椅子、住土樓……“槽點”背后是生活背景的差距和認知觀念的鴻溝。畢竟在國外影視制作方眼中,“中國元素”更多是一個整體概念,不分地域,不分朝代,只要服務故事情節(jié),“大概齊”皆可用之。這本質上是一種“討巧”的思維,我們無需求全責備。因為要論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沒有人會超過置身其中的國人;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也沒有人會超過扎根于此的國人。當我們自己的文化IP屢屢為他人所用,更需反思的是,誰來拍一部中國氣質的“花木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放眼當下,中國電影市場正在努力與國際接軌,學別人如何講故事??删同F實來看,往往只學到了“大制作”的皮毛,在故事建構、藝術表達等方面還很欠火候。這無疑是一種提醒,拍好我們自己的東西,不僅要向外學習,更要向內求索。且看,那些動人傳說、英雄兒女、精巧技藝莫不是寶貴素材;哲學思想、道德情操、科學智慧也都是精神礦藏。要利用其創(chuàng)作“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技術很重要,更需要秉持一顆匠心,在構思之中體現創(chuàng)意,在細節(jié)之處展現文化亮點,在劇情之中演繹價值追求。
傳播中國文化是當代人的使命責任,等著別人做完我們再“吹毛求疵”意義不大。輿論喧囂過后,更需要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懷有敬畏而又自信滿滿地發(fā)掘自己的IP,講述自己的情懷,將綿延幾千年的優(yōu)秀文化發(fā)揚光大。